本网杭州讯(图文冯之海)在金秋送爽、细雨绵绵的时节,一场意义非凡的“重走长征路”活动在甘肃省通渭县榜罗镇会议纪念馆缓缓拉开序幕。此次活动,不仅是对革命先烈英勇事迹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次生动实践。由伟幕金榜影视中国金榜电影人剧组发起的第四期红色文化宣传员有:本次活动总指挥蒋沣博士,和甘肃陇盛科技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扶宁,副总指挥刘同春,副总指挥孙阿庆,副总指挥兼秘书长冯之海, 活动总导演丁云海,谷丽燕,徐厚珍,管萍,布鹏振,王文,翁兴珍,何平,何雪琴,朱根霁,王建利,杜平,张颖,周秋连,杨婉儿,苗金英,王国恩, 丁云海,张晋衡,彭召南,刘永胜, 田洪国,李琴,郑秀玲,王际臣,在内的三十余位红色文化宣传员,他们带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这段意义非凡的旅程。
榜罗镇,一个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地方,这里曾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处重要转折点。榜罗镇会议纪念馆,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者,静静地矗立在风雨中,等待着每一位来访者的凝视与聆听。
当宣传员们踏入纪念馆的那一刻起,一股庄严而神圣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将大家带回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
讲解员李荣莉,一位对红色文化充满热情的年轻人,以其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
他的话语,时而激昂澎湃,如同战鼓擂动,让人热血沸腾;时而细腻温婉,如同清泉流淌,让人心生感慨。在他的引领下,每一位宣传员都仿佛穿越了时空,亲身经历了那些惊心动魄的瞬间:从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到军民鱼水情深、共克时艰的感人场景,无不让人动容。许多宣传员的眼眶不禁湿润了,那是对先烈们无尽敬仰与怀念的泪水,也是对红色精神深刻理解和传承的见证。
随着讲解的深入,时间悄然流逝,转眼间已至中午。然而,宣传员们的学习热情并未因时间的推移而减退,他们纷纷表示希望李荣莉能继续讲解下去。然而,天公不作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打破了这份宁静与执着。面对此情此景,纪念馆馆长:陈鹏鸣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与人文关怀,他立即决定邀请所有宣传员到纪念馆的工作食堂用餐,以此表达对他们的尊重与感谢。
在简陋却温馨的食堂里,一桌桌简单却可口的饭菜早已准备就绪。虽然没有山珍海味,但每一道菜都承载着馆长及工作人员对宣传员们的深情厚谊。大家围坐一起,边吃边聊,气氛热烈而融洽。在这份质朴与真诚中,宣传员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的决心。
饭后,雨势渐小,但宣传员们的心却更加坚定。他们知道,今天的参观学习只是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作为红色文化的宣传者,他们将把在这里学到的知识、感受到的精神力量,化作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他们将以实际行动,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让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永远铭记在心,代代相传。
纪念馆馆长:陈鹏鸣又在会议室给红色文化宣传讲述了,榜罗会议在长征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改变了红军的战略方向,决定将落脚点放在陕北,这一决策为红军提供了稳固的根据地,为后续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基础。会议还提出了新的战略方针,即“保卫与扩大陕北苏区”,这一方针的实施,不仅有效巩固了陕北革命根据地,还为全国革命事业的大本营建设指明了方向。
此外,榜罗会议体现了党中央在困难时期坚定信念、勇于探索的精神,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智慧和勇气。该会议是长征途中转折的关键点,为中国革命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生机,也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孕育了强大的力量和源源不断的动力。可以说,榜罗会议在长征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重要意义不容忽视。
此次“重走长征路”活动,不仅是一次身体上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它让每一位参与者深刻体会到了红色文化的厚重与伟大,也让他们更加明白了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步伐,继续前行在传承红色文化的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冯之海
值班总编:贺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