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红色营养 传承红色基因
中国红色教育公益网山东讯(通讯员 左安源 李继鑫 白先达 报道)这里有“人民楷模”和全国首位“时代楷模”荣誉获得者——朱彦夫;这里有深藏大山深处的红色电台——618战备电台;这里正欣欣向荣擘画新时代社会发展壮美画卷。
7月18日至19日,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沂筑游踪”实践团前往革命老区、“沂蒙精神”的重要组成地山东沂源,开展暑期实践活动——“以青春之名,行文明之旅”。实践团成员深入这片红色土地汲取红色营养传承红色基因,围绕红色教育与精神传承、校企合作等方面开展一系列活动,思想上受到极大淬炼、精神上受到极大洗礼、心灵上受到极大触动。大家纷纷表示:这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一次“修心”之旅。要赓续革命传统不负革命遗志,砥砺前行传承创新投身新时代伟大复兴征程!
汲取红色营养 赓续精神血脉
沂源是革命老区、“沂蒙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18日上午,实践团前往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参观朱彦夫事迹展览馆。
朱彦夫获得“人民楷模”称号,是全国首位“时代楷模”,有着传奇经历的特等伤残军人。在“抗美援朝”长津湖战斗极度的严寒中、在与敌人殊死搏斗中,年仅17岁的他,被冻掉双手、双脚,被炸去了左眼。经历了47次手术,奇迹般的活了过来。他放弃了在荣军院被国家供养的特护待遇,回到家乡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一个没手没脚的“肉轱辘”拖着十几斤重的假肢,带领乡亲们填沟造地、打井架电、发展林果,把一个穷山沟变成了远近文明的富裕村!
展馆里已经生锈的假腿、当年集合全村劳力的旧军号、迟浩田将军接见朱彦夫时那个庄严的敬礼……听着讲解员讲解,看着这一件件实物,实践团成员感动的泪水盈满眼眶,更让他们对“革命精神”“战天斗地”“钢铁战士”有了更加具像的体会和理解;对新时代新青年应该传承什么、担当什么、弘扬什么有了更加深刻认识。
618,一个神秘的代号,它静静地隐藏在大山深处60多年。60年代修建的山东战备电台坐落于山东沂源县的峨峪村,如果不是这里矗立着60多米高的发射天线,很难发现它的存在。在又潮又湿的坑道里,当年的电台还能发出“滴、滴”的声响、墙上珍贵的照片还展示着当年军人如钢的意志、作战指挥室还一如昨日的摆设。是什么力量,让当年的建设者一锤一凿建设出了如此巨大的工程?是什么样的意志,让一批又一批的工作者隐身埋名深山之中数年之久?是什么样的信仰,让他们始终对党发出的指示、命令做到不折不扣的执行坚守,无怨无悔?每一位实践团成员,今昔对比寻找着答案。
校企合作走深走实 培养实践新思维
18日下午,实践团成员前往沂源县源泰置业公司,参观源泰公司并参与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沂筑游踪”暨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授牌仪式。
源泰置业公司是沂源当地一家知名的建筑企业,是沂源新时代发展的设计者、参与者、见证者,也是青岛理工大学校友企业。沂源县,因沂河发源地而得名,是山东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山区县。“四塞不通舟车不行”曾经是这里真是写照。如今,在沂源已经崛起一大批像“源泰”这样的知名企业,投身新时代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青兰高速、临临高速、山西至日照运煤大通道贯穿沂源县、沿沂河起势发展的经济带活力无限……“全国果品生产百强县”“中国牛郎织女传说之乡”“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现代桃花源”汇泉桃花岛等新样态、新产业……一张张新名片让鲁中高地沂源风采无限。从这里,实践团成员看到沂源的新面貌、新发展,她只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一个缩影。
通过短短几天的实践学习,实践团成员深深体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含义!实践团负责人白先达表示,要以先辈为榜样,牢记嘱托,通过本次实践学习,感悟红色文化、汲取前进力量,让青春在实践中闪光,让梦想在扬帆中远航。
编审:张兆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