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红色教育公益网山西临汾讯(特约 通讯员 王文明)2月12日某时,不愿看到的一幕突然来了,父亲气喘吁吁,留下遗言嘱咐我们:恪尽职守,干好工作。兄妹团结,和睦相处。教育子孙,报效祖国。我兄弟姐妹默默记下。思绪回到过去。一九三零父亲降生于山西霍县南坛村,自幼懂事看到千疮百孔的国家连年战争,日冦入侵,立志刻苦学习,发奋图强。1947年霍县解放,18岁的父亲积极报名参加了解放军,分到18兵团当卫生员,抢救伤员,迅速治疗包扎,时间就是生命,尽最大努力减少伤病员痛苦。从山西太原到陕西宝鸡、四川成都、云南昆明,走一路打一路,枪林弹雨,出生入死,直到全国解放。在西南军区第三被服厂,与母亲相识,志同道合,结为连理。五三年复员回乡,退役不褪色,全身心投入社会主义建设。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缺医少药。父亲在防疫站人民医院,潜心研究医学,熟读《伤寒》《金匮》
常常连夜出诊,诊治危重病人。五八年传染痢疾黑热病,父亲参加工作队,寻找传染源利杜体原虫,狗为宿主。立即捕杀野狗家狗,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父亲响应号召带头下海,在东大 街办了诊所,前来看病的络绎不绝,路途遥远的先治,家庭困难的免费,一根银针,一付汤药,解除病痛,恢复健康。培养接班人,手把手的教育后一代……时光荏苒,斗转星移,九十四个春秋,三万多个日夜,是父母亲教育了我,走上放映电影的道路,是父母亲辛勤付出,才有了儿孙满堂,兴旺发达的家庭(族)。
不孝儿何林明 泣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