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教育公益网

我奶奶的一生

来源:中国红色教育公益网 发布时间:2023-01-29 10:43
摘要:中国红色教育公益网山西忻州讯(记者 王虎军 刘补方 冯建春 ) 1.我奶奶叫马秀兰,1930年8月初十生于河南省博爱县城,我奶奶幼年丧母,遭遇不幸,在外祖母家由姨妈抚养成人,年少 ...
    中国红色教育公益网山西忻州讯(记者 王虎军 刘补芳 冯建春1.我奶奶叫马秀兰,1930年8月初十生于河南省博爱县城,我奶奶幼年丧母,遭遇不幸,在外祖母家由姨妈抚养成人,年少的心灵蒙受了不应有的打击,可我奶奶性情倔强好胜,有主见,敢担当的个性。在1945年3月115师到姨妈家月山村招收女卫生兵,我奶奶报名参加,在115师卫生队培训前线伤员包扎技术,培训了2个月我奶奶就随军征战,为伤员包扎伤口,由于她工作出色,包扎技术好,被调到129师太行山马武寨二所当任护士,跟随部队南征北战,我爷爷郝宪林是马武寨二所所长,我奶奶就和我爷爷相识,经过革命战争的洗礼,革命友谊的加深,于1947年与爷爷结婚,成为真正的革命伴侣。
      2.听我奶奶讲48年5月我奶奶的父亲生病,我奶奶到博爱县城看望父亲,刚到家一天就接到部队归队的命令,我奶奶背上几个月的儿子也就是我的大伯立即动身归队,归队途中发现国民党部队正在对我根据地实行包围,我奶奶悄悄绕小道到达部队,向部队首长说明情况被免了根据地的一次重大损失,我奶奶受到首长的表扬。在部队的那些日子里,为革命事业做出了一点的贡献。新中国解放以后,1952年跟随我爷爷回到故里山西原平东社镇南河底村,开办了同川地区第一个村级保健站,为同川人民看病解除人民病痛及接生助产,严格消毒,规范包扎,有效解决了新生儿的死亡率,显著提高了婴儿的成活率,受到同川地区人民的好评,同川50后,60后,70后,的人们有相当多的人都是她接生的新生儿。我奶奶不管酷热的夏天,还是严寒的冬天,刮风下雨天都为同川人民接生看病,我奶奶是个善良心软的老人,对生活困难的村民也要给他们服务,我奶奶配合政府给新生儿种牛豆,打破伤风疫苗等为农村医疗战线上做出了一些的成绩。
      3.我奶奶对我们的家庭付出太多,太多了,抚养了七个男孩2个女孩,没白天没黑夜的操劳9个孩子,给孩子们喂奶,缝补衣服操碎了心,孩子们长大了我奶奶让孩子参军报效祖国,在1965年把大儿子郝解放送到了兰州部队,1972年把三儿子都解芒送到山东部队,又把七儿子郝解屹送到西安部队参军保卫祖国,我奶奶是一个素养超群,精明贤惠的老人,我奶奶料家条理,井然有序,培养孩子非常有道把五儿子郝解贺培养成一个医术精湛脑神经外科专家,2000年被国家七部委评为“百千万人才人选”。2006年被授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把六儿子郝解仁培养成一个大公无私的法官,把七儿子郝解屹培养成商业经理,其他子女都在自已的岗位兢兢业业干着自已的本职工作,2006年国家解密,我奶奶才知道她大儿子解放是我国"两弹一星″核试验,原子弹发射台上一号舵机三号操作手,同时也参与中国第一颗东方红卫星的发射,当时还受到周总理的接见。
      4.1975年我爷爷由于留在颈椎部的弹片压迫神经导致不会说话和留在腰椎部的弹片压迫神经不能走动,床上躺了18年,我奶奶给我爷爷翻身起坐吃力,我1985年冬来原平陪我奶奶侍候我爷爷,那时我14岁,民间传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在我陪我爷爷奶奶8年的岁月中没有见过我伯伯叔叔姑姑我爸9个孩子,没有一个顶撞过我爷爷奶奶,9个孩子都孝顺,民间传说久病床前无好妻,在我陪我爷爷奶奶8年的岁月中只见我奶奶给我爷爷端水喂饭,喂上我爷爷饭后我奶奶才能吃饭,饭已凉了。我奶奶给我爷爷如屎倒尿,我奶奶不谦脏不谦臭对我爷爷体贴关心寸步不离,18年如一日照料病瘫的爷爷,无怨无悔这就是我奶奶的人品。有时侯我奶奶还给我讲她在太行山和我爷爷的革命故事,爷爷在太行山和刘伯承韩先楚的故事,我奶奶是一个贤妻良母,也是一位好奶奶!不幸的是我奶奶今年感染了新冠病毒,在2023年1月11日让新冠病毒夺走了生命,享年93岁,这就是我奶奶平凡而不平凡的一生!
长孙郝浩伟怀念奶奶所写
责任编辑:衡国胜

首页 | 资讯 | 服务 | 典型 | 学习 | 综合 | 动态 | 视频 | 图片

Copyright © 2019 红色教育公益网 版权所有    ICP备案:晋ICP备19014910号-1

编辑部电话:010-87307697    监督电话:18515940844

红色教育公益网法律顾问:张伟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