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教育公益网

宫逢春:书墨彩画正逢春

来源:中国红色教育公益网 发布时间:2020-05-30 08:56
摘要:诗墨洗心,七彩染梦。 他虽然是男性,但眉清目秀,书齐画丽,嫣然女性般细腻且在淡墨浓彩中的徜徉。记者驻足欣赏他古色古香的书画时,犹在千回百转的时光中穿越,品味岁月的静 ...

 诗墨洗心,七彩染梦。
      他虽然是男性,但眉清目秀,书齐画丽,嫣然女性般细腻且在淡墨浓彩中的徜徉。记者驻足欣赏他古色古香的书画时,犹在千回百转的时光中穿越,品味岁月的静好。观其书画,仿佛在唐诗宋词里,听风沐雨。他从小至大,一直在春夏秋冬里甘守清贫,写写画画。其章法,舒朗静谧。笔画,厚实苍茫。自成风格,赏趣无穷。似山遥远,似水澄碧,似无形之画,似无声之乐。

       这就是宫逢春,字苏吾。1963年生于繁峙县,现在忻州市实验小学任美术教师。主要从事中国画山水画创作。是山西省美协、书协会员,忻州市美协副主席,书协理事。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各级各类展览并获奖。记者周末慕名赏画访人,带你走进苏吾的故事中。

             他想当神笔马良
       童年生活,本该是无忧无虑的。逢春七岁时因母亲的离世却失去了欢乐,在他幼小的心田里种下了忧伤种子,丝丝缕缕的愁绪一直萦绕着他长大成人。
     人生的不幸,却没有影响他想当神笔马良画家的梦。上小学逢春在小伙伴中间就表现出异常的绘画天赋和兴趣。初时爱在本子上涂鸦一些汽车、人、马等。那时,父亲是“瞎汉”不管他,母亲卧病在床又顾不了他,一任他在自由的天地里胡涂乱抹,画完一本又一本。学校的图画课,他经常打九十八分、九十九分,有一次,还打了一百分。

      尤其是上小学四年级时,他在学校给班里新分下的黑板上完成了一幅滑稽漫画。由此成了全校有名的“小画家”,有了“小马良”的雅号。从此他成了班里的板报宣传员。村里大队搞宣传也常让他画报头和插图。
      带着对绘画的钟爱和自信,他在慢慢长大。1981年9月,他考取了忻州地区中等师范学校。从此,他才有了学习美术的真正机缘。
      师范学校不仅开设美术课,而且有山西大学美术系毕业、从教近二十年的张玉安老师,与省内的著名书画家王朝瑞、陈巨锁等人是同学,专搞雕塑的。逢春因为爱画画心切,大着胆子敲开了张老师工作室的门。他犹犹疑疑地把自己的速写本给老师让指导,张老师说:“人物的头大了,与身子比例不适合......”

      名师出高徒。逢春遇到张老师如鱼得水,从此一发不可收,他对美术课内的学习自嫌不足。更多学习的时间是在课余饭后,节假日里挤出来。如饥似渴,不问余事,成了全校有名的画痴。好多老师知道他爱画,校团委也把他选拔为宣传委员。
     每当他看见老师们作画,既快又准确,这都是根底深的缘故。他悟出真理后更加努力和勤勉,使其日后再上层楼。逢春从美术的书籍里还知道了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达芬奇、拉斐尔、凡高、毕加索......等一大串中外画家的名字.在夜深人静合上书本的时候,他常想:自己要成为这些大师该多好。
       逢春对记者说,3年的师范生活他虽然是学了很多,不如说那只是对他儿时美术兴趣的一个重要的拓展和延续。

      1984年7月,宫逢春被分配到忻州地区师范附属长征路小学任教当了一名美术教师,和美术结了更深的姻缘。还隔三叉五用废旧报纸写写字,临临帖。他不停地临啊摹啊,手不释卷,孜孜以求,从1985年到1995年这十年里,他对书法的钟爱胜过了作画。逢春先由唐楷柳公权入手,继习北宋黄山谷行草,旁取颜真卿、苏东坡,在取法方面下了很大死力气.《玄秘塔碑》、《松风阁》、《范痨传》、《张大同》等法帖,他基本上能背临了下来。

            腹有彩墨气志华
       文化底子厚实,才可能出人头地。逢春就自修汉语语言大专班课程,到1990年十月底,他拿到了自修大学毕业证书,在自己文化底蕴不足的关键点上充了一次电。为他以后艺术上台夯实了基础。从此他不仅研习书法,而且阅读文化典籍,从《四书五经》到唐诗宋词,从现代散文小品到书理画论,他都广泛涉猎,不断深造。1995年逢春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举办的高研班书法学习。著名书法家黄惇给他批改作业,提了意见。他赴京參加短期面授班,拜谒沈鹏、孙伯翔等著名书法家,当面聆听了讲授和赐教。使逢春的眼界开阔了,思想有了提升,参加全国各级各类书法赛事活动,获奖十七次,其中一等奖四次,作品被有关单位收藏、展出十多次。传略被收入辞书、作品集出版多次。
       1996年10月17日,忻州剧院举办宫逢春和两位书友的三人书法联展。中国书协主席沈鹏为他们题写了展标,中国书协评审委员,地区书协主席陈巨锁为他们作序言,地区书协还召开了三人书法艺术研讨会,展览办得圆满而成功。这次展览对于宫逢春来说既是一次学书的阶段性总结,而无疑又是他从艺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宫逢春加入了山西省书法家协会,被选为地区书法家协会理事,但他没有满足,知道自己的学识书艺还很浅薄。
       1997年9月,他去北京中国画院研修班学习,逢春被著名山水画家王文芳先生收为入室弟子.王文芳是国家一级美术师,山水画大师李可染先生的学生,对待学生如严慈的父亲,课讲得如其人质朴无华。他把自己对中国山水画的创见一―山水画“三美”(意境美,形式美,笔墨美),引进课堂,并针对学生作品的具体情况,剖析得深入浅出。老师讲的许多道理或者绘画实践经验都是他渴求而闻所未闻的。他听得目不转睛,心领神会。他也把师哥师妹们的优长当作自己汲取知识的资源。他一边搞创作,力争把上课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一边加紧补习基本功。先由《芥子园画传》习起,再临摹黄秋园画谱,均让老师点评指正。他有书法底子,参悟笔法很快,临摹的习作令人刮目相看。中央美院教授,著名山水画家崔晓东对他临摹的《早春》图给以较高评价。
       “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这是大画家石鲁说的一句金玉良言.逢春在继承传统、锤练笔墨技巧的同时,没有忘记深入生活,体察生活。多次贴近自然,使认识到:自然无为的态度;崇高博大,虚怀若谷的境界;清静脱俗,无尘无垢的格调才是中国山水画者艺术追求的真谛。
        老子教人清净无为,无所不为。多年的书画实践,逢春的艺术理念正在成熟,他的书画作品也日益完善。但逢春悟出书画之道是急功近利不得,只有不断求索,功夫下在实处,才能有所成就,才有艺术的春天……

                 胸盛禅意现
       记者被宫逢春家里客厅悬挂的国画《虚堂翳绿萌,朱衣染秋红》所深深吸引。画里显现佛家“无上清静”、“梵我合一”境界,绿萌朱衣出神入画,堪称精品力作。
      只见这幅画里苍松掩映的岩石,树叶深浅明暗各有变幻。村落、廊桥,隐匿其中,笔触精致。画中朱衣人,或流连于绿波,或休憩于小亭。都精心刻画了出来。美丽山河,奇峰怪石,山野人家,流觞曲水,视角全面,画法多变。确有“一步一景,咫尺有千里之趣。”
记者对山水画略知一二,颇有兴趣,观宫逢春山水画强烈地感受到,泱泱华夏的江山气韵。画卷里用蓝铜矿和孔雀石,研磨的石青、石绿,颜色尚好。宫逢春常为一幅山水大画去绞尽脑汁,他的书画造诣渐深,他的天赋异禀为青绿山水融入灵魂,画出灵气。出自他手的山水画中峰峦叠秀,江河浩荡,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也有乡村野墅、市井繁华。有禅意、有诗情、有画意、有野心,这正是宫逢春梦中的锦绣河山,梦里的美好春天。
       专注笔墨均匀,觉悟菩提自性,成了宫逢春近些年画画的自觉,带着人生的多种感悟和佛系的博大禅意,作品更机恢宏深厚,渐入佳境。

        在忙忙碌碌平平凡凡人间烟火的日子里,宫逢春于冥冥之中不由自主地在禅意里深情地泼墨般若。
        偶然间,他读到了佛经。有几部义理深奥的如《金刚经》、《心经》,他都未能深研理解,更无半点开悟。却被一篇《遊行经》所感动。释迦的理想、誓愿及游行教化事迹,真实而朴素,令人敬仰。其思想、教义等更是充满了智慧,并具有原始的某种神秘感。心灵感应间,宫逢春的绘画题材,增加了此类内容。几年间他精绘释迦说法图多幅,却从不厌倦。在他心中,似乎已驻有了佛陀的灵光。在画中,便有了佛境,佛土的祥和、纯净和美好。这或许是逢春内心虚幻跃然纸上的一种写实体现吧?事实上,他在传统山水中借鉴技法,在历代壁画、雕刻中吸纳营养,他曾拜谒灵山宙宇,千年洞窟,五台圣境……一时作画中,竟不知是作画山水?还是为佛造像?就这样他在造境中感觉美好,对着臆造的佛陀,或菩萨形象净化着自己。或许这也是中国画的意象精神吧。?该不该坚守自己的虚幻?若与现实中所存的无尽的美比起来,它真是渺小,又渺茫。这个孽障,导致逢春几番思量,几番苦痛。面对大千世界的万般千种,宫逢春常常不能感觉到它的真、善、美,却总试图将实在的变为虚幻,将成熟变为童稚,将丰富的变为单纯。每当不能达到这念想时,便又有烦恼生出来。就是在如此执着的追求中,逢春迷而不悟,越陷越深,越画越深。

       记者问宫逢春个人的艺术审美趣向时,他说自己努力追寻民间艺术的装饰美感,儿童的稚气趣味及传统文人精神的雅逸之气。自自幼时生活在繁峙农村,有农耕时代的田园情结,梦中的情境,一如陶渊明笔下的桃园般美好,所以总想把此用画笔表达出来。这也是他今后的艺术课题,心中的自我。
        茫茫人世间,漫漫人生路。宫逢春在其大半程的人生里,在实现了职业画家梦的同时,又步入了又一个佛境的幻梦中。他总是在追梦的感性与现实的理性中矛盾纠结,有快乐,也有痛苦。或许某一天,他的努力感动了佛陀,接引他往生的乐土,如此岂不更好?
带着禅意彩绘岁月的静好,如此更好!如此甚妙!
 
          (图为相关场景)

责任编辑:衡国胜

首页 | 资讯 | 服务 | 典型 | 学习 | 综合 | 动态 | 视频 | 图片

Copyright © 2019 红色教育公益网 版权所有    ICP备案:晋ICP备19014910号-1

编辑部电话:010-87307697    监督电话:18515940844

红色教育公益网法律顾问:张伟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