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教育公益网

新时代如何传承革命家的红色家风

来源:中国红色教育公益网 发布时间:2022-05-10 12:11
摘要:中国红色教育公益网山西讯(山西文明办)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好,则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则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 ...

    中国红色教育公益网山西讯(山西文明办)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好,则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则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度重视家风,在矢志不渝、坚定不移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利益奋斗的实践中,从“齐家”做起,处处率先垂范,开创了红色家风,成为全党全社会称颂的家风表率,为我党和中华民族留下了立家、持家、传家的宝贵财富。毛泽东在家风上坚持三条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周恩来亲自制定“十条家规”,一丝不苟地落实;陈云向亲属子女提出了极为严格的“约法三章”,几十年如一日地认真执行。进入新时代以后,如何传承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家风呢?

 一、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
       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行动,通过“五进”活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机关、学校、企业、村镇创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风、家教,使“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成为每个家庭、每个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临县落地落实。持续推动移风易俗,解决制度性障碍,有效破解因婚致贫、因丧致贫、支出型贫困问题,建设文明乡风,助推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农村家风文化建设,推动扶贫孝心基金和扶贫爱心超市建设,多措并举,激发脱贫户和“三类户”的内生动力,推动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
        勤俭是家风的内涵要义,是持家之道。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始终倡导并践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理念。中国有句古语:“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进入新时代,艰苦朴素早就不是吃糠咽菜的表面凄苦。勤俭节约不但是优良传统,更是共产党员的一种美德。在节俭的同时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我们应从思想教育、制度约束、监督管理、机制建设等多方面发力,把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不断传承下去。
 三、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持续实施文化文艺扶持和奖励政策,推动文艺精品创作。做好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积极支持地方传统文化申报全国和省市非遗,支持传承人的创作创造热情。推动设立文化产业扶持资金,支持更多的新兴文化产业在临县落地;充分挖掘保护黄河文化、黄土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推出体现黄河文化的特色旅游产品,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文艺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以文化人、以文兴业。党员干部只有真正把“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引领家人自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才能在家庭中营造出浓厚的书香氛围,才能形成良好的家风传承下去,增强文化自信。
 四、始终坚守共产党员廉洁自律的底线
     廉洁是家风的精神内核,是兴家之源。一些党员干部对家属子女违法乱纪行为默认、纵容、包庇;更有甚者,与家属子女沆瀣一气、疯狂敛财,形成家属式腐败窝案,既“坑爹”又“坑家”,毁了一家人的前程。十八大以来,一个个因腐败倒下去的我们身边的领导、同志,原来风光无限,现在困守牢门,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对家庭始终心存感恩之心和敬畏之意,一方面言传身教,以自身清正为“齐家”树立标杆,坚决不做违法乱纪、愧对家人、伤害家庭的事;另一方面念好从严治家的“紧箍咒”,教育亲属子女放眼家庭长远利益,以家庭声誉为重,不出难题、不找麻烦、不添乱子。只有让廉洁成为家风,才能赢得家庭幸福安康,才能为我们实施“五五战略”、建设“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幸福家园”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系临县政协常委、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玉峰)

 

责任编辑:衡国胜

首页 | 资讯 | 服务 | 典型 | 学习 | 综合 | 动态 | 视频 | 图片

Copyright © 2019 红色教育公益网 版权所有    ICP备案:晋ICP备19014910号-1

编辑部电话:010-87307697    监督电话:18515940844

红色教育公益网法律顾问:张伟律师